新版资源天堂中文-日本欧美一区二区免费视-国产777-免费看一毛一级毛片视频|www.zhaobysj.com

個人中心|退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部委法規

一季度醫藥經濟運行情況良好不利因素猶存

發布日期:2007-06-08

    2007年以來,全國醫藥經濟總體運行態勢良好,生產、銷售保持較快增長,經濟效益回升幅度較大。但受上游原輔材料價格居高不下、藥品價格繼續走低等不利因素影響,醫藥行業經濟效益的持續回升仍很困難。

    經濟運行情況良好

    今年一季度,全國醫藥行業生產、銷售較快增長,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377億元,同比增長18.6%;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291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中藥飲片加工、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化學原料藥制造行業產銷增速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醫藥工業平均產銷率為93.73%,提高0.25個百分點。

    1至2月,全行業實現利潤61.42億元,同比增長28.1%,雖然增幅低于全國工業平均增長43.8%的水平,但已恢復至“十五”期間的較高水平;毛利率水平達到30.9%,比去年全年略有回升。其中,化學藥品制劑和中成藥制造業分別實現利潤21.74億元和12.61億元,同比增長30.5%和28.7%,是近3年來醫藥工業中創利能力較強的兩個子行業,帶動了全行業效益水平的回升。一季度,醫藥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達10.32億元,同比增長0.4%,比去年全年下降27.6個百分點。

    一季度,醫藥行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166億元,同比增長18.8%,比去年全年下降7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原料藥、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分別實現出口交貨值78.2億元和42.5億元,同比增長10.2%和42%,較去年全年下降6.9和1.1個百分點。在成品藥方面,化學藥品制劑出口額比去年全年大幅提高,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而生物生化制品的增幅比去年全年下降23.5個百分點。一季度,醫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小幅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1億元,同比增長2.2%,增幅比2006年全年回落5.8個百分點。

    三大問題制約發展

    盡管今年以來醫藥行業有了復蘇的跡象,但依然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可能對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產生影響的問題。

    一、生產成本和經營成本不斷升高。部分能源、原材料價格今年仍呈上漲趨勢,使醫藥生產成本不斷升高。為了進一步提高醫藥產品的質量,保證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從2006年12月起在51家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規范(GMP)試點工作,并計劃在完成試點后,在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中全面強制性推行GMP標準;2007年起,新藥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研究必須在通過了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LP)認證的實驗室進行。此外,為提高國內醫藥生產整體水平,加快基礎設施、管理規范與國際的接軌,國家將在醫藥行業推行新修訂的GMP標準;《制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將在今年出臺,并可能成為醫藥工業企業新的準入標準。這些已經出臺和即將出臺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推進醫藥行業結構調整,提升醫藥研發水平,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減少污染排放。但這些政策和措施也會在客觀上進一步增加醫療器械企業經營成本和醫藥企業的新藥研發成本。

    二、企業面臨藥品降價和市場同質化競爭的雙重壓力。在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不斷提高的同時,醫藥產品的價格持續走低。在政府藥品定價方面,從今年1月和3月發布的精氨酸等354種藥品和九味羌活顆粒等278種中成藥內科用藥的最高零售價格來看,藥品的政府定價總體趨降。同時,今年起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將主要以掛網招標模式來統一各省的藥品采購平臺,掛網模式也將以低價為主導。

大部分制藥企業在GMP改造過程中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產能擴充。為解決新的產能,多數企業都將“仿制”作為“投入少、周期短”的生產捷徑,導致同品種生產企業數量眾多,市場競爭激烈,甚至造成醫藥流通秩序的混亂。

    三、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我國醫藥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主要依靠低成本進行國際競爭,人民幣升值幅度的不斷加大使附加值較低的大宗原料藥及中間體出口面臨越來越不利的局面。因此,繼續調整產品結構,加快制劑出口是當務之急。


                                      文章來源:中國醫藥報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官網

廣東華鑫招標采購有限公司

網 址:www.zhaobysj.com

電 話:020-87300828(總機)

傳 真:暫無

地 址: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大道中307號富力東山新天地22樓